立即註冊 忘記密碼
略過巡覽連結OhMyGod網站 首頁 > 專欄文章 > 青青的報
載入中....
Facebook plurk twitter
 
[享用佳餚] SCM 恩友傳情,自作多情
圖文/黃敍慧 

SCM工作室的學生參與社會議題與關懷,其中我所參與的恩友小組,在每周一的中午,到台南恩友中心陪伴叔叔、阿姨們度過午飯前的詩歌、分享時光,並與他們一同用餐,我們試著帶來最大化的幫助,卻發現我們所做的永遠都不夠,因為我們都不夠瞭解這群人、也不夠瞭解「人」。

看著叔叔、阿姨們排隊等著領取午餐,手中拿著的是各樣令人不忍的小鍋、塑膠碗甚至是關東煮用的紙碗,沒有可以長期使用的餐具。在恩友中心服事一年,觀察到這個需要之後,我們發想了一個活動:恩友傳情。靈感來自學校的傳情活動,傳情人付出金錢(200元)購買主辦單位(SCM工作室)預備的物品(餐具組),送給被傳情人(恩友叔叔、阿姨們),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小額募捐的活動,讓我們自己學習如何向別人講述我們所關心的議題,也讓校園中更多的學生看見社會中需要的人。

出乎意料,我們所預期的金額,在大筆大筆的奉獻湧入後,很快就達到、甚至超出了我們設定的目標。設定一份傳情200元的用意,是為了讓大學生能負擔得起,省下幾杯飲料的錢,讓街友們有更好的飲食環境;然而教會中許多熱心的會友,比大學生有更佳的經濟能力,他們一次拿出供5份、甚至更多份傳情的金錢。於是,我們很快便募齊了所需的金額,但我們卻什麼都沒有學習到。在我們將餐具組送至恩友中心之後,馬上就收到叔叔、阿姨們提出餐具太小、不敷使用的回應,幾週後再次追蹤餐具的使用狀況時更發現,許多叔叔、阿姨已經將餐具弄丟了,因為需要時常在城市中遷移的他們,並不習慣將很多東西攜帶在身邊。

恩友傳情,我們試著找到方式來幫助這些人、與他們分享我們所有的,但是從這次的經驗來看,雖然我們募集了足夠的金錢,也將餐具確實送至他們手中,帶出的效果卻不是為他們的生活帶來改善,而是滿足了我們自己想要「分享」、「幫助別人」的需求,我們所追求的分享,到頭來是否淪為一種自我滿足,而非真的看見別人的需要,只是一種自作多情?

恩友服事持續了一年多,從一開始的聖誕老公公心態,慢慢理解自己的不足、能做的有限,我開始思考:到底我們所謂的接待、服事恩友,是為了與他們分享,因為他們有所缺乏嗎?我們所擁有的是:金錢、能力、上帝的恩典,這等豐盛;他們缺乏的又是:經濟、資源、耶穌的愛,如此單純的事物嗎?又或者我們只是一群在社會體制之下適應良好所以生存的人,其實內心一樣缺乏耶穌的愛,只想把我們的自私、慾望偽裝成上帝的祝福,然後強加在我們認為缺乏的人身上?這樣看來,真正缺乏、需要被分享的人,到底是誰呢?

藉著這次的傳情活動,更深刻體悟到自己是多麼自以為是,曾經認為自己已更接近這群人,事實卻是:我永遠不可能真正認識這些人,除非我成為他們的一份子!另一個令人痛心的是,我看見許多資源的擁有者,以為獻上了許多給上帝,耶穌卻轉身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是為上帝的國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兄弟、父母、兒女的,沒有不在今世得更多倍,而在來世得永生的。」


 

 

 


我是黃敍慧,就讀台灣文學系二年級,是台南大專的學生。


發佈日期:2017-09-21

點閱次數:0
資料來源:長老教會青年網站
引用:http://youth.pct.org.tw/kin6.aspx#book7/page14-page15
圖片來源:
延伸閱讀:
讀者回應
此專欄所有文章
 1 2 3 4  ...  

隱私權聲明版權聲明 關於我們給予支持聯絡我們訪客留言板網站Q&A
Copyright © 2004- www.ohmygod.org.tw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