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忘記密碼
略過巡覽連結OhMyGod網站 首頁 > 專欄文章 > MIT歷史研究所
載入中....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臺灣人的社會政治運動
編寫/曾韋禎 

中國革命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民族自決風潮,與留日學生受到日本國內民主主義的影響,臺灣許多人因此展開了社會運動,爭取臺灣人的權益,喚起臺灣人的自覺。本質上是合法的,除了臺灣共產黨外,並沒有社會運動的訴求是推翻日本統治。但也因為總督府在臺灣人的差別待遇,使得臺灣的社會運動也帶有民族色彩。

 

成立「台灣文化協會」的蔣渭水(上)與林獻堂(下)

首先是 1918 年林獻堂在東京成立六三法撤廢期成同盟,目的在於撤廢六三法(其實是本質相同的三一法),但有人認為六三法的存在更可突顯臺灣與日本的差異,於是無疾而終。同時,臺灣東京留學生也在東京成立啟發會,關切六三法撤廢問題,但也因經費問題而解散。 1920 年 1 月,東京留學生結合林獻堂的力量,在東京成立了新民會,並且發行《臺灣青年》雜誌啟迪人心,目的在於推動臺灣的政治改革。

1921 年 1 月,開始了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希望在臺灣設立議會,使三權分立確切行於臺灣。 1923 年 1 月成立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推動此事,被總督府以違反治安警法逮捕並起訴,一審獲判無罪,二審判蔣渭水、蔡培火徒刑四個月,林呈祿、陳逢源、蔡惠如等五人徒刑三個月,此事件稱為治警事件,引起民眾專注與熱烈支持請願運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從 1921 年 1 月到 1934 年 1 月,前後十四年,請願了十五次,雖然失敗了,但帶動臺灣島內對政治改革的關切,並且讓臺灣人認知到臺灣與日本的差異。

於是 1921 年 10 月 17 日由蔣渭水、林獻堂發起,在臺北靜修女中成立了臺灣文化協會,目的在作文化啟蒙,在臺灣各地舉辦文化演講、講習會,傳授新觀念,也在霧峰林家的萊園開設夏季學校,並在臺灣各地設立讀報社,提供民眾閱覽各種報章雜誌。在社會運動方面,臺灣文化協會擴大了民眾基礎,但也因此受到總督府的監控。

臺灣文化協會因路線之爭,於 1927 年 1 月分裂,連溫卿等左派人士掌握文化協會,右派的蔣渭水、蔡培火等退出,蔣渭水先是成立臺灣自治會、臺灣同盟會,而被總督府否決;蔡培火在 5 月成立臺灣民黨,因提倡民族自決也被查禁。於是在 7 月改為臺灣民眾黨,提倡民本政治、改善社會制度。積極對於臺灣社會不合理的現象向總督府提出改革,並在蔣渭水領導下,漸走向農民、工人運動,造成林獻堂等人退黨,之後也被總督府解散。

民眾黨內的溫和派退出後於 1930 年 8 月成立臺灣地方自治聯盟,要求公民普選,地方議會改為議決機關、地方行政機關有自主權、財政權,並到各地不斷請願、演講。總督府也在 1935 年 4 月開放部分選舉,但仍未達到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的目標,卻也讓臺灣民眾接觸了民主政治的觀念。

農民運動、工人運動因加上了階級意識,政治色彩更濃厚。蔗農在總督府的政策下受到壓榨, 1925 年二林蔗農組合成立,在李應章率領下與糖廠爆發衝突,開啟臺灣農民運動之始,之後各地陸續成立農民組合對抗當地糖廠。 1926 年 6 月,簡吉、趙港在鳳山組織臺灣農民組合,發起數百件農民抗爭。 1927 年後為共產主義者影響, 1928 年 6 月臺灣共產黨成立後更取得臺灣農民組合的領導權。最後在總督府的強制搜索以及臺共被逮捕後,農民運動逐漸消減。臺灣的工人也因為臺灣逐漸工業化而增加,工人處境也受到重視。左傾後的臺灣文化協會首先關懷勞工議題,並在 1927 年 3 月成立臺灣機械工會,並且發動高雄臺灣鐵工廠罷工事件。臺灣民眾黨成立後也關懷勞工議題,於 1928 年成立臺灣工友總聯盟,並領導淺野水泥會社罷工事件。

臺灣共產黨在 1928 年 4 月由謝雪紅、林木順成立後,提出臺灣獨立訴求,並且積極介入農民、工人運動,但因日本共產黨在 1931 年 3 月遭到查禁,臺灣共產黨也在數月後遭大舉查禁。

各種臺灣人自發性的社會運動在 1920 年代後陸續展開,雖然成效未達預期,但也讓多數臺灣人有了民主自由的觀念。

 

延伸閱讀:
1.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 1992 。
2.周婉窈,《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晚報, 1989 。
3.連溫卿著,張炎憲、翁佳音編校,《臺灣政治運動史》,臺北:稻鄉出版社, 1988 。
4.盧修一,《日據時代臺灣共產黨史( 1928~1932 )》,臺北:自由時代, 1989 。
5.蔡培火,《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 1970 。
6.簡炯仁,《臺灣民眾黨》,臺北:稻鄉出版社, 1991 。  

發佈日期:2005-08-01

點閱次數:779
資料來源:
引用:
圖片來源:‧ http://203.65.117.106/project/people/main3_9.htm
延伸閱讀:
讀者回應
隱私權聲明版權聲明 關於我們給予支持聯絡我們訪客留言板網站Q&A
Copyright © 2004- www.ohmygod.org.tw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