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你還記得小時候我們在舊禮拜堂一起念過幼稚園嗎?
我記得啊!還有那個誰誰誰也是同學,我記得以前午睡都睡在教會木椅上,超好玩。
小時候牧師娘待我們就像媽媽一樣,雖然說是去上安親班,但更適切的感覺是,把教會當家一樣在裡面大吵大鬧還有一些些的學習。說的總是比做來得容易,安親班上過什麼課大家怎麼回想都記不得,但是安親班時期的品德教育,我們一致同意今天沒長歪,有大半要歸功於牧師娘好身教!
牧師娘很會煮菜,樣樣難不倒,特殊的風味也成為我們長大後到外地念書最想念的味道。不管是一百多人一起享用的愛餐,或是簡單的飯湯,都出自於牧師娘的好手藝。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牧師娘簡樸與惜物的心,不論是將自己種的蔬果醃漬後送給會友,或是撿拾草藥煮成青草茶冰在冰箱讓我們無限續杯,甚至是將西瓜紅色部分吃完,去皮後把白色果肉切塊煮成西瓜排骨湯,都讓我們感受到牧師娘濃濃的愛心,看著我們健健康康長大也默默成為牧師娘心中甜蜜的負擔。
小時候的調皮搗蛋團,如今雖然已各奔東西,但是只要回到母會,就會不由自主地聊起、回憶起小時候的點點滴滴,我們都知道,牧師娘總是默默地在回憶的各個角落陪伴著我們,謝謝妳。
五!四!三!二!一!生日快樂!
收容所裡的小妹妹開心地吹熄了五歲的蠟燭!但卻被突如其來的拉炮聲給嚇哭了,是來自嬰兒時的陰影嗎?我不知道。
小妹妹哭泣的時候,大家竭盡所能地逗她笑,卻都失敗了,此時有個身材嬌弱年紀輕輕的小女生,從遠遠的角落怯懦地一步步走向前,溫柔地抱起她,哄著她,小妹妹終於又綻開笑容,開心地吃著奶油蛋糕。謝謝妳。
印度清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