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在德意志的威登堡提出<九十五條論鋼>,開啟了宗教改革。改革者反對當時天主教會的教條、組織結構,因而建立了改革派的教會,讓原本教會塑造出的神聖不可侵犯的教條、教義等威權結構,得以有不同形式的詮釋。
OMG網站邀請了幾位於今年前往德國參與普世會議、普世交流的青年,寫下他們此次探訪的所見所聞,也提出問題讓我們思考,身在宗教改革500年後的我們,是否認為宗教改革已經結束,又或者是不斷以不同形式存在著,而需要我們心意更新,不斷改革?期待這些文章能夠激發你對於宗教、對於信仰、對於生活的有更深一層的體悟。
馬丁路德的呼召
[摘]今年是馬丁路德改革的第500年,何其有幸參訪馬丁路德生前所居住的威登堡。而在這具有宗教信仰意義的地方,不禁讓我思索任何一個神學的觀念絕非無中生有,必然是一位神學家在面對自身的處境和反思後所產生的結果,而宗教改革的推手馬丁路德也不例外。若我們要來認識馬丁路德如何認識「呼召」,我們就要對宗教改革之前的教會生態有些許的認識。馬丁路德所身處的教會環境,仍受中世紀教會修道主義和神職階層觀念的影響。「呼召」似乎暗示著人必須要離開一個環境和狀態,或是「呼召」也意味著要受苦。因此,在教會中漸漸形塑一種觀念,有些特別的人才能接受呼召擁有「祭司的職份」(priesthood)。 然而,這樣的想法在馬丁路德改教後,徹底地改變。
築牆、拆牆、無形的牆到無牆
[摘]穿著繽紛的人們拿著箱子、哼著歌,以自己的步伐快活地走著、跳著。突然,一名高大的白人出現,他開始與當地人交換物質,人們的步伐逐漸地僵化,歌唱的節奏進而被控制。他們的一舉一動任由這名白人操弄,甚至開始為白人築起高牆,使白人獲得經濟利益。直到某日,這群人發覺自己被奴役,憤而起身反抗白人、推倒高牆。原本如行軍的踏步終而變回自由的腳步,人們也找回當初純粹且自然的歌聲。
宗教改革500年後
[摘]500年前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前,神職人員腐化的狀況、信徒沒有自己語言的聖經,望彌撒只能用拉丁文;教皇權威的沒落等等。在宗教改革500年後的現在,除了慶祝,我們還可以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