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做了一份性別圖像報告,由全體信徒、陪餐會員(不分平地或原住民教會)各項統計呈現「女性居多數,卻以男性為決策」的現象,從地方教會的長執、中會的代議長老、總會正議員沒有例外,連人數的平衡都未達標,更遑論會議的聚焦與決策,更是充滿男性色彩。畢竟,我們的環境從未鼓勵女性爭取權益,只會賦予「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謬論。
如果你覺得很公平、沒問題,這正是問題的關鍵,大家不認為現況有問題,更避談環境的不友善,實際上,我們根本不重視!
出埃及記記載著焚而不燬的出處,我們對於性別平權的想像,彷彿也停留在舊約,不止舊約,新約也是要婦女蒙頭,處處貶低女性,在在顯示聖經總是以男性觀點為出發。性別平權應從下而上、與時並進來改變,不需追求表面平等(但應保障不低於三分之一),除考量性別外,應涵蓋多元族群與階層,擴大平信徒的參與,提升透明度與重視多元的聲音,從結構上改變現有性別不友善及資源分配不正義的現象。教會應該承擔更多責任,推動教會內的性別公義,如婦女在講台上/議場內哺育幼兒、主日禮拜提供友善優質的托育環境、談論多元性別的自由空間、認識與經營情感的多面向(如外遇、分手、戀愛、情緒勒索等),進而瞭解到不因性別,而有所差異。可以試著想像摩西領受差遣,不是摩西有什麼才能,而是上主與他同行,神蹟奇事一路不斷,我們必須體認到不是性別造成我們的差異,而是上主與我們同行,我們需要把環境營造成流奶與蜜之地。
台灣教會百年以前,禮拜男女分邊坐、中間隔藍布幔,時至今日雖然不見布幔,但男女分際格外受重視,充斥許多刻板的印象。如愛餐由婦女團契主責、男性長執站講台較適合、青少年就是給表演舞台。有沒有可能愛餐也要平等、講台也要有機會、表演不是青少年專利,解決現有困境,能不能從掌權者開始?奢望主事者下放權力,唯有透過制度面,才有翻轉的可能性,而數據告訴我們客觀的答案,女性勞動參與率已過半,推論教會中的女性也同樣肩負家庭重擔,雙薪家庭比比皆是,家庭事業兩頭燒,主日還要分擔各項服事,尤其一手包辦主日學、愛餐等服事,但一到會員和會選舉,總是不見提名,教會由一群默默犧牲奉獻的女性撐起一片天,給予長執恣意揮灑的空間,什麼時候我們才能意識到:不是董事長、醫生、老闆才能當長老,而單純愛主的心也可以榮耀主,為主作見證!
或許,你我都在這結構之惡中,可以全盤推給體制、組織、法規等,反正這些無形推砌起來的城牆,保護著你我既得利益者,殊不知正是高牆將教會與人群漸行漸遠,現在正是你我起身拆毀、重新建造的時刻,改革進行中並非口號,而是身體力行,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出發、從職場連結、從教會改變、從國家翻轉,怪罪不會回嘴的制度,不如重新檢視自己的態度、眼光是否過於狹隘?讓我們一起舉起禱告的手,也高舉拆毀的大旗,同心建造也追尋那良善、純全、神可喜悅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