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玉里已經快滿一年,去年初羅董(我先生的稱呼)告訴我,他要在玉里進行民俗植物學的調查,一家三口從台北市的郊區搬到花蓮縣最南端的玉里鎮,「玉里,好陌生的地方哦。」心裡這麼想著,雖然跑過許多國家,卻未曾想過要以一個不熟悉的地方為家,內心有種莫名的恐慌,感覺就像是搭上星鑑企業號,航向未知的宇宙。
玉里位在花東台9線上緊鄰台東縣境,地方居民隨時可以在兩縣市來回穿梭,我的老家台東大武也在台9線上,但老家離海邊只需幾分鐘腳程,玉里位在縱谷線,若想要看海,就必須要開完玉長公路約30分鐘的車程,才能見到大海,這點也是我的恐慌來源,我有一種怕群山圍繞的幽閉症,看不到海會緊張的怪癖。在這裡時常聽聞以「璞石閣」為名的店家、產品、活動,一陣子後才明白原來這是玉里的舊名,不明白的人會認為指的是一棟古老建築。舊名的來源有三種不同的解釋,我最喜歡的解釋是布農族語「灰塵」pushiko音譯而成,當時秀姑巒溪久不遇雨,乾涸的沙土成飛沙,布農族人見狀就稱之為pushiko,也就是璞石閣。
在我僅有的玉里印象,就是有很多平地人,相較於我老家來觀察,大武對我來說很單純是排灣族和不是排灣族。在玉里的第一個月,就觀察到這裡族群非常多元,歷史上布農族與阿美族是原居民,兩個族群以玉里為接觸的緩衝區域,太魯閣族也偶會出現在此處,之後西部遷入的西拉雅族群,再來就是河洛人與客家人,以及與國民政府一起前來的榮民,現在更有許多藉著婚姻移入的外籍新移民移工,來自中國大陸、東南亞國家,甚至還有美洲與歐洲人定居於此。
除了上述這些族群,我也留意到在玉里住了一群特殊族群,可稱之為新移民的一種,我稱他們為好朋友,好朋友都是被診斷為有精神上疾病的人,他們除了在療養院,也固定會被帶出來採買逛街,甚至和稻米包裝廠或店家合作,讓好朋友來打工賺小錢。玉里人對於每個不同文化族群接受度非常高,大家似乎是習以為常,不覺得特別,所以羅董常說玉里是個療癒小鎮,在這裡生活的人都會不知不覺得被治癒。
如果說我要寫玉里,人類學職業病總是會先將人文歷史交代清楚,才能開始談璞石閣的故事。
saiviq kisasa,來自台東縣魯加卡斯的排灣族人,今與家人居住在花東,喜歡人類學、寫字、音樂、溜小孩,最近的夢想是擁有自己的部落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