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忘記密碼
略過巡覽連結OhMyGod網站 首頁 > 專欄文章 > 水球上的故事
載入中....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化石是怎麼形成的?
作者/杜英助牧師 

嵌在岩石內的遠古藻類、蕨類植物、甲殼類生物、魚類、動物、和恐龍等的遺骨,以及昔日

1. 始祖鳥化石

哺乳動物的骨骼和牙齒,都稱為化石。藏在琥珀裡的小昆蟲遺骸,以及巨大多彩的矽化木,也都是化石。今天我們在自然歷史博物館所看到的化石,都是史前時代動植物活動的痕跡或遺骸。人類就是靠著這些出土的化石,或數千年前還在北極冰原活動的長毛象的冰封屍體,才知道數千萬、數億年前活躍於地球上各種各類的動植物的資料。對生物學家來說,那些埋藏在一層層岩石裡的化石,就好像一頁頁的圖文一樣,述說著地球代代源遠流長的故事。

究竟古生物、古植物是如何變成化石的呢?

 

2. 矽化木。樹幹埋到地底下之後,附近的「矽」滲透到樹幹裡,把樹木原有的成分完全取代,所以矽化木雖然有樹幹的外型,但裡面的成分卻跟一般活的樹幹完全不一樣。

古生物變成化石的方式有兩種:頭一種是生物被沉積物迅速的埋葬,其肉體在含水的沙土中很快地腐爛,剩下骨骼或甲殼等堅硬的部份就很完整地保留下來。而這些堅硬的骨骼或甲殼的小孔空隙,後來就被地下水中的礦物質直接滲入,而使其原來的結構變成化石(如圖1)。另一種是在骨骼形成的空洞中填入礦物質而形成化石。

至於石化木、或矽化木,是原有的木細胞,在空氣中被礦物質(主要的是矽、硅石)取代,於是樹木的樹幹、年輪,及細胞的特徵,都會在石化木上完整地被保存下來。(如圖2)

此外,還有一型化石是:有些生物驅體在岩石中完全腐化後,岩石上留下生物原來形狀的模子,這些模子如果被其他的物質滲入,就會形成原有生物的模型。(如圖3)

 

 
3. 古蜻蜓化石。因為古蜻蜓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樹上或空中飛翔,所以死後要埋在地層底下的機會並不多,所以此類的化石較為珍貴。
 
4. 蕨葉化石。
 
 
 

關於樹木的葉子和其他極薄的物體的化石模子,通稱為印痕。這些由葉子和軟體動物吸收礦物質而化成薄薄的炭,像是原物的剪影,例如厥葉化石的紋理就十分細緻,極為美觀。(如圖4)

 

5. 藏有昆蟲遺骸的琥珀。

有時我們會看到,琥珀裡面藏有完整的小昆蟲遺骸,這也是化石之一。因為昆蟲、葉子、和其他植物的碎屑,有時會落入尚未凝固的琥珀膠狀樹脂裡,其軀體各部份仍然清楚可辨,有的甚至連翅膀也看得見。因此,在琥珀裡的昆蟲看起來仍然栩栩如生,其實它在琥珀中只是中空的模子。(如圖5)

目前在地球上的化石,大部份都是在頁岩、石炭岩和砂岩等沉積岩中發現,甚至有些沉積岩幾乎全部都是由化石構成的。

參考經節:〈創世記〉一章 1-25 節

圖片來源:
P1-P4 → http://content1.edu.tw/publish/meiching/material/696222/classroom/fossil/fossil.htm
P5→ http://www.rakuten.co.jp/undigital/428212/428387/
 

發佈日期:2005-03-08

點閱次數:1099
資料來源:
引用:
圖片來源:
延伸閱讀:
成為第一個說讚的人
我要回應(0篇) 投票

讀者回應
-- 目前尚無回應資料 --
隱私權聲明版權聲明 關於我們給予支持聯絡我們訪客留言板網站Q&A
Copyright © 2004- www.ohmygod.org.tw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