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陪她走過

作者/廖怡君

小綠,是一名躁鬱患者,卻有顆愛人如己的心。

小綠有張圓圓的臉,三十歲的她臉上常浮著稚氣未脫的笑。她很善良,有顆細膩敏感的心。契友阿彩說,有回大夥一塊吃牛排,牛排館內冷氣強,她好冷。坐在身旁的小綠發覺了,急著四處找外套給阿彩穿。

「好像冷的人是她 ! 」阿彩說。

團契辦活動時,她常自告奮勇當招待,準備點心。她每天都會打電話回家問安,「爸,你要常出去走走,不要整天待在家裡……。」關心的程度近乎嘮叨。

一個懂得愛人的人,一定曾感受過別人對她的愛。

小綠剛到實踐長青團契的那一年情況很糟。抗憂鬱藥、抑制後遺症的藥、胃藥、安眠藥、調生理的藥……一天要吃二十多顆,照三餐吃。那時的她精神萎靡,注意力難集中,手腳總會不住的發抖。學習能力不佳,班上的同學不喜歡跟她一組作業。生理心理皆處不佳狀態的她,臉上很難見到微笑。

見到小綠這種狀況, 阿華總愛拉著她一起去團契:「反正你在寢室也是睡覺,不如去聚會好了。」阿華與小綠同住學校宿舍,是個皮膚黝黑,健康活潑的大女孩,她開朗的笑容似乎化解了小綠內心的黑暗。

在一次北區長青團契的聚會中,實踐團契準備了一小段話劇,內容是一名精神患者如何在醫生與團契朋友的協助下找回自己。小綠演該劇的主角,那名精神患者。演出前,她突然感到莫名的心慌,怎麼樣都無法靜下心來。

團契輔導陳哥對她說 : 「你要不要出來走走,你那麼緊張,等一下也沒辦法表演。」

他們離開會場,陳哥為小綠禱告,舒解了她心中的壓力。小綠回到會場,演活了劇中的精神患者,也演出自己的心聲。劇終,她獲得滿場掌聲。文化團契的契友甚至邀約她一同南下巡迴,獲得眾人的肯定,小綠笑了。

小綠在十七歲那一年發病,這一病,就是十年。她從新竹女中休學在家休養,憂鬱的因子卻住在她心裡,無論服用多少藥物都趕不走。她從一個趾高氣楊的才女變成一個必須靠藥物才能控制情緒的躁鬱患者。患病的過程中,她學習能力變得比一般人遲緩,成效也差,但她始終沒有放棄自己,她爭取讓自己成長的機會。

在成長的過程中,小綠說,要感謝實踐團契每個曾經陪她走過低潮的朋友。

由於吃藥的關係,小綠的生活作息變得與平常人不同。她容易失眠,一失眠就胡思亂想。她常在半夜三點打電話給聖潔,聖潔卻從來沒有生氣過。

「聖潔總耐著性子,聽我胡言亂語,直到我睏了肯去睡覺。我狀況很差的時候還會陪我去急診。」小綠回想道。

有一回,感情問題困擾著小綠,立文聽著她訴說心中的痛苦與無奈。立文坐在地板上,靠著床沿,靜靜的聽,不發一語,直到小綠累了,睡著了。她回家前留了張紙條:

「不忍心吵醒你。聽你說了那麼多,我覺得很心疼。我只想問你一句話,小綠,你真的愛你自己嗎 ? 你如果真的愛自己,才知道怎麼愛別人,也才明白別人對你的愛。」

當時的小綠不是很懂,日後想起立文這段話時,她笑了。許多鼓勵小綠的話語,她都謹記在心。小綠有個習慣,把團契朋友曾對她說的話貼在鏡子上。

「小綠,我今年的生日禮物你一定給得起。那就是更健康、更獨立、更有自信!」阿華說。

「經過一個寒假,可以明顯感受到你的改變。你不會再因別人的情緒而影響自己。相信你會做的更好 ! 」國堯說。

小綠做到了。

大學讀了七年,斷斷續續的,小綠終於畢業。精神科的藥量已減至一到兩顆,可以集中精神持續閱讀,還有足夠的體力參加一個禮拜的營會,不論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有極大的進步。或許因為曾走過坎坷的路,小綠特別懂得關心人,她常在睡前為許多人代禱,為爸媽,為契友,為身旁需要幫助的人,也為自己:

「希望上帝幫助小綠能越來越進步,懂得照顧自己,不讓身旁的人擔心。」

上帝透過實踐團契把愛傳給小綠,現在,她也把愛傳給其他的人。是什麼讓她改變 ? 小綠微笑著:「好抽象啊 ! 畢竟, 我的改變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她歪著頭想了想,說:

「是愛吧!上帝的愛、團契每個朋友的愛,自己的愛……。」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