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忘記密碼
略過巡覽連結OhMyGod網站 首頁 > 專欄文章 > 時光旅人
載入中....
Facebook plurk twitter
 
13.尋人啟示,找尋台灣民主國的總統
作者/林阿爾 

戰艦,往岸上進行了一波又一波的砲擊,岸上的砲塔和守軍本來在前幾波的防守裡,還能抱有守得住的微薄假象,但不到幾日,顯然已經沒有什麼支撐的能力,再不久,日本人就將登陸了。身邊駐守的士兵開始潰散混亂,他們手上有火槍,但現在我回到了台北城裡,是整座台北城內的騷動,一面擔心的是城外是不是日本軍隊已經快要開到了,但城裡官兵已經很難被辨認出來,因為有的往城外逃離,有的靠著手上的武器開始掠奪閉門不出的店舖或住家,還有彼此的爭吵打鬥。撤離的時候需要錢糧,無論那原本屬於誰;需要武器,需要在被敵軍殺害前的發洩,但不需要秩序和平靜。

還有更要命的新聞,我們的總統,台灣民主國的總統,已經坐船逃走了。現在是一八九五年的六月四號,要說整個故事,得把時間往前撥。

一年前,場景裡又是戰艦,清帝國的北洋艦隊和日本艦隊進行陣列決戰。北洋艦隊全面潰敗,那遠在東海,日軍進逼清帝國北方岸邊,談和進行地不快不慢,因為在台灣原本不是個太過切身的新聞,直到談判結束,雖然透過外交情勢與談判的攻防,戰場附近的遼東半島,並沒有割讓給日本,但簽訂的條約上,寫明了將割讓台灣給日本。消息傳到台灣,聽到的人都十分驚訝,像是遠遠觀看著一顆流星,原來隕石是要砸在我們的頭上。沒有人知道會如何發展。

但當時我們的巡撫唐景崧大人,當然寫了公文給清帝國朝廷,再三希望清帝國能不能有辦法改變這個決定,不過是無計可施,卻有一個怪誕而新鮮的點子,從遙遠的法國傳來。

透過朝廷、海外、在地官員,外國軍官地方士紳多方磋商,決定進行一項非常前進的計畫,成立「台灣民主國」! ─名義上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這個構想,借鏡歐洲曾經在普法戰爭中的例子,被割讓的地區住民為了自身的意志起而獨立,既不被原屬國的所有權割讓,也不讓戰勝的是原屬國而非新生國家政權的國家佔領。

對簽約的清帝國來說,能夠還保有留下台灣的一線聯繫,這樣的反抗動作也可以說不屬於清帝國的責任。

對法德等提供意見的國家來說,這樣至少確保了同為在東亞爭奪殖民實力的日本少得一個戰略據點,能保有相當甚至比日本更多的對這塊地方的影響力。
對唐景崧來說,這樣能抵抗條約的強制效力,能繼續為任命他的清帝國留下這塊土地,他也還至少在相等於巡撫的位階和權力上。對士紳富商來說,這至少能讓現存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優勢留住,暫時不會有很大的變動。

聽起來真是不壞的一個異想天開妙計,不是嗎?

不過對於我來說,馬上發現一個怪怪的地方,民主國,共和國的建國正當性,應該來自人民普遍相當多數主動的發起吧?但這個民主國的建立,似乎是由官方發動,目的好像也只是想留在清帝國的懷抱而已。

這樣的疑問在聽到建國時的宣言:〈台民布告〉時更加確定了,這是一九八五年的五月十五號,「台灣民主國」正式誕生了,旗幟很漂亮,是藍地黃虎旗,布告裡直接講到了,期待各國的支援和響應,反對日本的佔領,如果能抵抗了佔領,再和清帝國請求命令,詢問該怎麼辦理,是講明了只是要留在清帝國轄治的意思而已。

既然要假借全民的反對來建立新國家,規避日本統轄台灣的條約內容,還把他寫明,這是不是另一種的太過光明正大或明目張膽?

我不知道,但我想這樣的做法顯然使得日本就完全沒有多餘遲疑,照原計畫登陸準備接收,讓各國列強也沒辦法或沒興趣講個藉口來涉入這件事了。

傳說中開到台灣附近的法國戰艦,並沒有為台灣民主國發過一發砲彈,甚至我也沒有看到他們過。

從五月十四號到剛才談到的故事情節中點,六月四日,日軍到達基隆,我們原本的巡撫,「眾人」推選的唐景崧總統,已經渡海逃回清帝國了。原本留下來的清朝官僚就不算很多,重新建國必須用募兵方式自己招募建立的台灣民主國軍隊,在唐大人只當了十天台灣民主國總統就逃走之後,引發了其餘官兵的連鎖反應,整座城整個北台灣相當混亂,但參與台灣民主國的建國士紳們,卻在找尋總統。

接下來的故事節奏就只能很快很快越來越快了。

建國核心人物,台灣民主國第三把交椅,團練史大人丘逢甲也帶著大量銀子渡海逃往廣東。

之前還忘了說的,計畫建國時就確定為台灣民主國議會議長的台灣首富林維源先生,拒絕加入這個計畫接受任命,在正式建國前就先逃走了。

六月六號,日軍靠近台灣民主國首都台北城,城內台灣民主國軍隊,從廣東招募來的「廣勇」,帶起了台北城內的整個騷動暴亂,四處都是搶劫。台北城內士紳商議權衡比較狼虎哪個凶險之後,由辜顯榮先生去開了城門迎入日本軍隊。

日本人十七號進行了象徵性的典禮,雖然實際上日本只控制接收了基隆、淡水、台北三個地方。

台灣民主國可還在頑強地持續他們的國祚,留下來的較低一層的將領們重新往上擔任軍職,重整台灣民主國的義勇軍,試著反抗。

分割畫面同一時間,日本繼續進行依條約向清帝國接收台灣的動作,解送了清帝國的官兵三千多人回國,並且持續由本土或其他地區增軍進行掃蕩與接收工作。

六月底日本攻陷新竹,但台灣民主國這邊也有好消息,終於又有了總統了,由原本建國時的第二把交椅,由基層組私人部隊開始,為清朝廷建立軍功的台灣民主國「民主大將軍」,劉永福大人繼任總統。

總統劉永福發行台灣民主國官方貨幣,台灣民主國官銀票,也發行台灣民主國郵票,試圖為台灣民主國的抵抗戰事得到更多經濟資本。

戰事更加火熱,日本七月攻陷新竹城,並且在七月底開始進行「無差別掃蕩」的軍事行動。

八月日軍攻破苗栗,打勝八卦山的對戰,台灣民主國的高官台灣知府黎景嵩的軍隊全滅,黎景崧八月底也逃亡。

日軍在中部反覆掃蕩。十月另外日軍一支數千人軍隊在嘉義布袋港登陸增援,另一支萬人軍隊在屏東枋寮登陸。

十月中三路包抄台灣民主國唯一僅剩據點台南城,城破隔日,台灣民主國第二任總統劉永福也逃亡。台南城內發生和台北城內一樣的發展,混亂騷動中,城內居民決定開城讓日軍進城維護秩序。

奇妙而詭異的台灣民主國歷史,在此劃上了句點。

十一月十八號,日本台灣總督府正式宣告,「全島悉予平定」。台灣正式進入日本殖民時代。

不過時間卻不會停下腳步。很快我還得從一個又一個抵抗與鎮壓的現場裡,試著生還並為了之中所遇傷感或激動。

那又是另外一個個故事了。

參考資料

  • 《攻臺見聞》,許佩賢,1995
  • 《臺灣民主國之研究》,黃昭堂著,廖為智譯1993
  • 《台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黃秀政,1992
  • 《光緒乙末台灣的交割與保台》,梁華璜,1974
  • 《台灣民主國的自主與潰散》,施家順,1984
  • 〈史上最初的台灣獨立運動: 台灣民主國〉,林呈蓉,2001
  • 〈簡論丘逢甲詩並對連橫著「台灣通史」及其他有關邱逢甲事蹟評論的覆議〉,林憲,1988
  • 〈1895年「台灣民主國」的成立經過〉,吳密察,1996
  • 〈丘逢甲乙末抗日保台鬥爭述論〉,徐博東,1988

延伸閱讀


發佈日期:2006-11-15

點閱次數:411
資料來源:
引用:
圖片來源:
延伸閱讀:
讀者回應
隱私權聲明版權聲明 關於我們給予支持聯絡我們訪客留言板網站Q&A
Copyright © 2004- www.ohmygod.org.tw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