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忘記密碼
略過巡覽連結OhMyGod網站 首頁 > 專欄文章 > MIT歷史研究所
載入中....
Facebook plurk twitter
 
納入清版圖
編寫/曾韋禎 
施琅畫像
   施琅畫像

1683 年 9 月鄭克塽投降後,清帝國消滅了最後一個與前朝有關的政權。而關於要不要把臺灣收入清帝國版圖,尚未有定見。 1984 年 2 月, 施琅上了(恭陳臺灣棄留疏),向康熙皇帝說明臺灣地理位置的重要,最後康熙支持施琅的看法,決定將臺灣收入版圖。這是中國政權史上第一次領有臺灣。

清帝國在臺灣的文官設了分巡臺灣兵備道,兼理學政,是臺灣設省之前在臺的最高文官,正四品。 1727 年改為分巡臺灣道, 1788 年加了按察使銜,成為正三品文官。

臺灣道之下設了一府三縣,分別是臺灣府,就是今天的臺南市中心;臺灣縣,臺灣府的附郭,就是今天臺南市附近,北以鹽水溪與諸羅縣為界,南以二行層溪與鳳山縣為界;鳳山縣,二行層溪以南,縣治在興隆里 (高雄左營);諸羅縣,鹽水溪以北,縣治在諸羅山(嘉義市)。

在朱一貴之役事後的 1723 年,在諸羅縣的虎尾溪以北設了彰化縣及淡水廳,淡水廳本在彰化縣城辦公,不過為了管理方便,在 1731 年把大甲溪以北劃為淡水廳的行政區,廳治設在竹塹(新竹市)。 1727 年把原本隸屬於臺灣縣的澎湖群島改設澎湖廳。 1787 年因諸羅城在林爽文之役力守不陷,乾隆將諸羅改名嘉義,隔年鳳山縣治也興隆里受創過重,而移至埤頭(高雄鳳山)。 1812 年在宜蘭平原增設噶瑪蘭廳,廳治設在五圍(宜蘭市)。這是清帝國領臺早期的行政區更迭情形。

清帝國對於臺灣的管制非常嚴格。臺灣初納入版圖時,清帝國就頒布(編查流寓六部處分則例),將在臺沒有妻兒、產業的人遣送回中國原籍。之後在施琅的建議下又有渡臺禁令,規定欲到臺者須先向地方官申請,並且不准攜帶家眷,還禁止廣東省的民眾來臺。禁止廣東省民眾來臺的規定在施琅去世即解除,其他的規定直到 1875 年才完全廢除。

延伸閱讀:
1.許雪姬,《北京的辮子》,臺北:自立晚報, 1993。
2.施添福,《清代臺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佈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1987。
3.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 1991。  

發佈日期:2005-03-01

點閱次數:586
資料來源:
引用:
圖片來源:http://www.taiwanus.net/history/2/46.htm
延伸閱讀:
讀者回應
隱私權聲明版權聲明 關於我們給予支持聯絡我們訪客留言板網站Q&A
Copyright © 2004- www.ohmygod.org.tw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